- 2011年1月胡锦涛主席对美国展开正式国事访问。这次访问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极大扭转了两国紧张对立的政治气氛,双方澄清了各自立场、强调了彼此原有的理性评估。() 查看答案
- 我们国家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稳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 查看答案
- 党的十八大为全国人民描绘了一幅奔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在这幅蓝图中,最有分量的一笔就是把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摆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而前,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实现全民共同富裕。() 查看答案
-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一种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形态,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查看答案
- 面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美国并未寄希望于中国购买美国国债。() 查看答案
- 1999年的“炸馆事件”和2001年的“撞机事件”引爆全体中国人民的抗美浪潮。() 查看答案
- 20世纪80年代被称为中美关系的“蜜月期”,根本原因是联合抗苏的主要矛盾掩盖了中美之间一系列次要矛盾。() 查看答案
- 地区地理和环境差异以及改革发展的不均衡扩大了地区间的收入差距。() 查看答案
- 金融上,据美国财政部数据,截至2012年1月中国拥有美国国债1.16万亿美元,占中国外汇储备总额(约3.2万亿美元)的30%。() 查看答案
- 我国目前灰色收入大量存在。() 查看答案
- 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购买和消费活动,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 查看答案
- 长时期以来,中国外交强调“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在中美关系与中邻关系间有所区分、分头推进。() 查看答案
- 2013年新年伊始,美国参众两院通过新的“国防授权法”,进一步明确《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涵盖钓鱼岛。这就意味着,此前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相对模糊或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政策变得清晰化。() 查看答案
- 当前,世界各国的竞争已经从传统的经济、技术、军事等领域延伸到环境领域,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战略举措。() 查看答案
-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但是农村居民群体本身的收入差距不大。() 查看答案
- 德班会议中国承诺减排目标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50%~55%。() 查看答案
-
智能
练习章节知识点抽题
还原一个真实的考场体验
-
智能
测评专业智能测评
大数据智能题库
-
高频
错题大数据统计
用户高频错题
-
移动
APP随时随地
在线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