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介绍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
氮和氢两种组分按一定比例(1:3)组成的气体(合成气)送入氨合成塔内。在高温、高压下经催化反应生成氢,氨合成塔是典型的化工反应设备。关于氨合成塔危险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高温、高压气体物料从设备管线泄漏时会迅速膨胀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易发生爆炸
B.高温、高压使可燃气体爆炸极限变窄,气体物料即使过氧(亦称透氧)也不能在设备和管道内发生爆炸
C.高温、高压可加速设备金属材料发生蠕变、改变金相组织,使其机械强度减弱,引发物理爆炸
D.高温、高压可加剧氢气对钢材的氢腐蚀,加强设备的疲劳腐蚀,使其机械强度减弱,引发物理爆炸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二、案例题(本大题为案例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公司是一家30万t/a氯碱生产企业,生产设置包括电解、液氯包装、氯化氢合成等工序。该公司根据国家有关法规进行了危险化学品登记。建立了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档案。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落实了安全技术措施。
2021年5月,甲公司计划对正在生产的1#液氯储罐(直径6m卧式储罐)进行内部检测,并对部分附件进行检查,对压力表、温度计以及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仪进行校验:将原来的液氯气化提压包装工艺改造为液下泵直接包装工艺。设备部门发起变更申请,并办理了工艺变更相关审批手续。
甲公司委托有资质的乙公司实施改造和检修工作。
甲公司生产部门组织对1#液氯储罐和连通管道,阀门进行了清洗、吹扫、氯气置换。气体化验分析合格后,对工艺流程进行了检查,确认阀门关闭后悬挂了“盲板盲位”牌。随后,甲公司设备部门办理了1#液氯储罐检修作业票。但未进行会签,也未办理其他相关作业票,直接通知乙公司开始检修作业,开始液氯包装工艺改造,并对压力表、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仪进行校验。
乙公司派出了电工班长、焊工和仪表工3人组成的检修队伍,在未进行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及监护人未到现场的情况下,乙公司3人为抢工期利用软梯通过上部人孔进入储罐内部,电工班长和仪表工开始搭设脚手架,焊工开始用气动砂轮机对罐体焊缝进行打磨。在打磨工作连续进行到2个小时15分钟时,突然发生中毒窒息事故,事故导致1人死亡、2人受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三、案例题(本大题为案例问答题,共3个案例题,每个案例20分,共60分。
-
A公司是一家油田化学品助剂生产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扩建了5万t/a,助剂项目,主要装置包括破乳剂生产车间(破乳剂生产线和高温生产线)和清水剂生产车间(清水剂生产线、复配生产线),辅助设施包括甲、乙类仓库、丙类库棚、储罐区(包括: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储罐组)及公用工程系统。
破乳剂生产线包括聚合、复配及交联三个单元,聚合反应的操作条件为145℃,0.4MPa,反应过程放热,生产原料包括环氧乙烷(熔点-112.2℃,沸点10.8℃,闪点-29℃)、环氧丙烷、甲醇、二甲苯、引发剂等。
高温生产线缓蚀剂产品中间体生产工艺包括酰胺化反应(反应条件140~230℃,0.2MPa)、环化反应和复配反应。中间体生产工艺具有烷基化工艺危险特点,生产原料包括丙烯酸、过硫酸铵、过氧化苯甲酰等;烷基化反应是在导热油加热条件下进行。反应过程放热。
环氧乙烷采用半冷冻储罐储存,储罐储存压力0.3~0.4MPa、储存温度-6~0℃;环氧丙烷储罐储存压力0.2~0.3MPa、储存温度-10~25℃;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储罐设置氮封保护系统和安全阀,安全阀出口泄放气体引至安全处置设施,并利用蒸汽(与储罐压力连锁)对泄放气体进行稀释、吸收。
破乳剂车间、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储罐均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在基础设计阶段开展了HAZOP分析,办理了建设项目"三同时"手续,项目完成了中间交接、设备管道吹扫、试压、单机设备试车、电气仪表调试及联动运行,已确认公用工程、消防设施处于备用状态。
公司安排安全环保部门牵头组织开工条件确认,确认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装置区施工临时设施拆除“三查四定”、公共系统准备,施工完成,开工方案和操作规程的审核批准等情况。
通过试生产轧线环氧乙烷储罐操作温度-6~10℃即可满足生产需要,设计院对储罐操作温度及冷冻机组联锁进行了设计变更。仪表维护单位提出并办理审批手续,使用单位、仪表维护单位共同审批后实施了变更。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请对破乳剂车间、环氧乙烷储罐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辨识。
2.请说明高温生产线中间体合成工艺应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
3.请说明环氧乙烷储罐联锁设计变更的工作程序。
4.该公司开工条件确认工作中,错误的做法有哪些?请补充开工条件确认的内容。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