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介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
矿井机械通风是为了向井下输送足够的新鲜空气,稀释有毒有害气体,排除矿尘,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根据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通风方式可分为()。
A.中央式、对角式、混合式
B.抽出式、压入式、混合式
C.主要通风机、辅助通风机、局部通风机
D.绕道式、引流式、隔离式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二、案例题(本大题为案例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
2020年9月28日,某地下矿发生一起瓦斯事故,造成7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96万元。该矿为高瓦斯矿井、国有重点煤矿,核定生产能力95×104t/a,矿井采用斜井开拓,单水平上下山开采,综采综掘,主采A3、A4煤层,且均为自燃煤层。事故前,矿井开采的+730m水平下山采区布置在A3、A4煤层中,A4东翼回风下山东侧为A4011和A4013采空区;A3煤层布置了A3012综采工作面和A3011、A3013运输巷综掘工作面。
为完成当年生产经营指标,集团公司向该矿下达年产量120×104t的生产指标,为完成任务,该矿2020年有6个月均为超能力生产,单月原煤产量最高超过核定生产能力的15且该矿未配备专职通风副总工程师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生产技术科只有科长1人,仅配备了6名瓦检员、2名调度员和2名监测监控工。
9月28日早班,该矿安排91人入井作业,其中一组人员到采煤工作面从事采煤作业,工作至上午10时,瓦斯员发现该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为2.3遂通知当班班长。该班组为达到当日生产任务,联合瓦斯员等采取用风筒布包裹瓦斯传感器的方式使监控数据不上传。11时32分,采煤机运行到工作面上口位置时遇到硬岩,但采煤机司机采取强行截割的方式进行开采,之后发生爆炸。附近人员察觉到事故发生后,立即向矿调度室进行了报告,调度员向矿长报告了事故并通知矿救护队出动,该矿矿长及时向当地煤矿监察部门进行了汇报。矿救护队下井参加救援,共搜寻到7名遇难人员。后经调查发现,该矿虽然建立了永久瓦斯抽采系统,但未按规定预抽煤层瓦斯,也未进行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和涌出量测算。工作面瓦斯超限时,矿井以罚代管,不停产撤人,也没有分析原因或采取措施,且未对员工进行瓦斯方面的教育培训。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2题为单选题,3~5题为多选题):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三、案例题(本大题为案例问答题,共3个案例题,每个案例20分,共60分。
-
H煤矿设计生产能力180×104t/a,属于高瓦斯矿井,所开采的煤层为冲击地压煤层,其证照齐全,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020年2月12日6时30分,该矿一掘进工作面发生冲击地压,造成变电所附近的馈电开关损坏。负责维修的工人在未断电情况下,对开关进行了检修。7时35分,井下发生了瓦斯爆炸事故,共造成8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00余万元。
当地成立了事故调查组,经调查发现,该起瓦斯爆炸事故是由于冲击地压造成瓦斯大量涌出,使开关现场的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检修过程中产生的火花引起瓦斯爆炸。在事故调查过程中还发现,2019年1—10月,该矿煤炭总产量已达到211×104t,为超设计能力生产。该矿未开展冲击地压监测,也未建立瓦斯抽采系统,违规组织生产。虽然该矿安装了安全监控系统,但工作面瓦斯传感器出现故障,导致信号传输中断,又未及时安排人员进行维修,导致在发生冲击地压、出现瓦斯超限情况下,安全监控系统未能报警。
事故当天没有矿领导下井带班,且检修现场无瓦检员和安全员,事故发生时找不到生产值班负责人。8名死亡人员和2名受伤人员均未佩戴自救器和瓦斯检测仪。事故当班下井人员未经过安全培训,也未参加过相关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事故发生后,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H煤矿委托某中介机构对本单位进行了安全评价,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进行了积极整改。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安全评价的程序。
2.说明H煤矿可采取的局部防冲措施。
3.当发生瓦斯爆炸后,H煤矿应当采取哪些应急处置措施?
4.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H煤矿应当采取哪些防范性措施?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