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介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
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连续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
A.煤矿
B.煤海
C.煤田
D.煤层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二、案例题(本大题为案例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
2020年5月4日,某省煤业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事故造成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252.3万元。
5月4日,该矿掘进一队在一采区采用爆破方式进行掘进作业,结果在爆破过程中诱发了煤与瓦斯突出,突出的煤(岩)将在巷道中的7名作业人员掩埋,最终全部死亡。
由于未提前制定相关应急预案,矿长吴某接到事故报告后,直接下达了撤人命令,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全矿性反风,同时要求井下带班作业的通风区区长关某进入灾区查明情况,但其未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上报。接到命令后,关某立即佩戴自救器进入灾区,结果发生窒息性死亡。
后经调查,该矿矿长吴某未经有关部门的考核,也不具有煤矿专业安全知识,此外由于法律意识淡薄,也没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投入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安全生产。且2017年该矿被鉴定为低瓦斯矿井,2019年又邀请某机构重新对本矿进行瓦斯鉴定工作,结果被鉴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但矿长吴某及总工程师赵某为少投入资金,对鉴定结果进行了隐瞒,在未进行治理的情况下继续组织工人在相应区域进行采掘作业。
该矿于2020年1月在接受当地煤矿监察部门检查时,因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被责令停产整顿,但为了逃避监管,该矿一直在隐蔽从事采掘作业。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2题为单选题,3~5题为多选题):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三、案例题(本大题为案例问答题,共3个案例题,每个案例20分,共60分。
-
2005年12月7日15时14分,某煤矿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造成108人死亡、2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870.67万元。
事故发生后,井下未探查区域有害气体严重超标、有爆炸危险,在下落不明矿工无生还可能的特殊情况下,抢险救援指挥部决定暂时停止井下救援行动。2005年12月12日开始,实施了对矿井“注水淹没,消除火源,排出瓦斯,然后追排水,恢复系统,进行处理”的救援方案。由于调查组不能进行井下现场勘察,12月26日事故调查工作暂告一段落。2006年9月12日,遇难矿工遗体全部找到并升井,现场抢险救灾和巷道清理工作全部结束,具备了下井勘察条件。2006年9月15日,调查组再次进驻,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该矿井的开拓方式为立井开拓,主井和副井井口标高均为+24.3m,井底车场水平为-294m。主井装备3t箕斗用于提升煤炭。副井装备1t矿车单层单车罐笼,用于提升矸石、物料及人员。事故发生前,井下主要有10个作业点。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使用局部通风机进行局部通风。矿井总进风量为1696m3/min,总回风量为1750m3/min。该矿甲烷含量为0.04~0.39m3/t,二氧化碳相对通出量为0.11~0.26m3/t,原设计为低瓦斯矿井。可采煤层属高挥发分煤种,均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煤11、煤12-1、煤12-2下3层煤易自燃,煤9-2、煤12-2上、煤12下为不易自燃。矿井无冲击地压威胁。
该矿未建立综合防尘系统。各采掘工作面、转载点均未安装喷雾洒水装置,巷道未进行定期冲洗和清扫,井下未设置隔爆棚和风流净化设施,未开展煤层注水工作。该矿井装备了安全监控系统和瓦斯断电仪,但安装调试完后,瓦斯传感器、断电仪从未调校过。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请列出矿井煤尘爆炸事故产生的条件。
3.为预防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高瓦斯矿井应当每年测定和计算矿井、采区、工作面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其结果应向哪些机构上报?
4.请拟定此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