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介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
主要通风机附属装置包括()
①反风装置②防爆门③风硐④扩散器⑤隔声装置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二、案例题(本大题为案例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
2020年9月28日,某地下矿发生一起瓦斯事故,造成7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96万元。该矿为高瓦斯矿井、国有重点煤矿,核定生产能力95×104t/a,矿井采用斜井开拓,单水平上下山开采,综采综掘,主采A3、A4煤层,且均为自燃煤层。事故前,矿井开采的+730m水平下山采区布置在A3、A4煤层中,A4东翼回风下山东侧为A4011和A4013采空区;A3煤层布置了A3012综采工作面和A3011、A3013运输巷综掘工作面。
为完成当年生产经营指标,集团公司向该矿下达年产量120×104t的生产指标,为完成任务,该矿2020年有6个月均为超能力生产,单月原煤产量最高超过核定生产能力的15且该矿未配备专职通风副总工程师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生产技术科只有科长1人,仅配备了6名瓦检员、2名调度员和2名监测监控工。
9月28日早班,该矿安排91人入井作业,其中一组人员到采煤工作面从事采煤作业,工作至上午10时,瓦斯员发现该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为2.3遂通知当班班长。该班组为达到当日生产任务,联合瓦斯员等采取用风筒布包裹瓦斯传感器的方式使监控数据不上传。11时32分,采煤机运行到工作面上口位置时遇到硬岩,但采煤机司机采取强行截割的方式进行开采,之后发生爆炸。附近人员察觉到事故发生后,立即向矿调度室进行了报告,调度员向矿长报告了事故并通知矿救护队出动,该矿矿长及时向当地煤矿监察部门进行了汇报。矿救护队下井参加救援,共搜寻到7名遇难人员。后经调查发现,该矿虽然建立了永久瓦斯抽采系统,但未按规定预抽煤层瓦斯,也未进行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和涌出量测算。工作面瓦斯超限时,矿井以罚代管,不停产撤人,也没有分析原因或采取措施,且未对员工进行瓦斯方面的教育培训。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2题为单选题,3~5题为多选题):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三、案例题(本大题为案例问答题,共3个案例题,每个案例20分,共60分。
-
某煤矿2020年核定的生产能力为470×104t/a,按照规定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矿井采用立井、水平集中运输大巷、集中上山、阶段石门开拓方式。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全部垮落法,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公司现有员工4506人。
该矿水文地质条件类型为复杂,在主采煤层7号煤底板处分布有奥灰含水层,平均埋藏深度为500~600m,对该矿的开采影响很大,并且井田范围内分布有不同形态大小的岩溶陷落柱。1992年该矿某采煤工作面因导通一陷落柱而引发透水事故,导致全矿井被淹。自事故发生后,该矿加强水文地质方面的工作,配备了专业的防治水技术人员和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并且上述人员由矿安全检查部门代为管理。2020年该矿已开采最后一个水平,为提高煤炭产量,矿长召集总工及其他技术人员探讨开采留设的防隔水煤柱,虽有技术人员提出开采隔水煤柱会导致底板突水可能,但最终还是一致同意进行开采。
2020年12月在隔水煤柱中布置开采的采煤工作面底板发生破裂,最终引发突水事故,事故共导致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52万元。事故发生前,该采煤工作面已明显出现突水征兆,但是矿方没有采取撤人的措施,导致事故损失加大。事故发生后,由于矿方没有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也没有组织过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救援工作陷入混乱状态,在政府有关部门的介入后,积极进行抢救,将事故损失降到了最低。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列出该矿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并指出重大事故隐患报告的内容。
2.简述工作面底板灰岩含水层的突水预兆。
3.简述该矿制定的综合预案包含的内容并指出应急保障中应包含的内容。
4.列举底板灰岩水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