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题库

切换考试

煤矿安全

切换

  • 会员包含

  • 全部题量 635题
  • 临考密卷 2套
  • 模拟试卷 3套
  • 试题答疑 不限次数
  • 有效期 12个月
  • 更多特权

¥40.00 立即开通

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工程师 > 试卷列表 > 2025年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预习试卷(一)
APP
做题

手机在线做题

2025年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预习试卷(一)
  • 年份:2025年
  • 类型:模拟试题
  • 总分:100.00分
  • 时长:150分钟
  • 题量:28
  • 做题人数:0人
题型介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 采区设计指采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和采煤方法的方案设计和采区施工图设计。进行采区设计的步骤有:①掌握设计依据,明确设计任务;②酝酿方案,编制设计方案;③编制采区设计;④深入现场,调查研究;⑤设计方案审批:⑥设计实施与修改。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②⑤③⑥

    C.①④⑤②③⑥

    D.①⑤②④③⑥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二、案例题(本大题为案例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 2020年9月28日22时48分,某矿井下三采区回风大巷绞车硐室开口处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50.63万元。该矿采用斜井开拓,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井下设计单水平(+1080m)开采8号、9号煤层,其中8号煤层已于19世纪采用房柱式采煤工艺采空,煤层厚度为4.3m,现开采平均厚度为3.4m的9号煤层,其直接顶为灰黑色砂质泥岩,两层煤间距为0.75m。矿井采用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风,矿井通风系统合理可靠、风量充足,满足通风要求。
    三采区回风大巷设计长度745m,截至事故发生前已施工44m。设计绞车硐室7.6m,尚未施工,且三采区回风大巷沿9号煤层留顶煤(厚0.9m)起底掘进。2020年9月16日该矿制定了《31号煤层交岔点及绞车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但未对掘进队进行贯彻培训。事故发生时,该矿正回撤第7架与第8架工字钢对棚间的U型钢棚腿。
    15时30分许,中班7人开始入井,其中两人支设第7架梯形棚木点柱时,发现该架梯形棚仅靠原有的U型钢棚,U型钢棚腿上端弯曲部分影响木点柱支设,需要先拆除该架U型钢棚腿。李某、卫某二人在使用风镐凿U型钢棚腿周围底板后,发现底板坚硬、作业困难,于是卫某取来手拉葫芦吊挂在抬棚梁上,回撤棚腿。卫某站在皮带过桥上拉动手拉葫芦,李某在下方,突然顶板垮落下来,被顶板垮下的背板、工字钢梁砸中后背,跪趴在地。准备启动设备的王某听到响声立即跑回,向巷道内大喊,无人应答,随即电话向矿调度室报告发生了冒顶事故。
    矿长于2020年9月28日22时52分接到事故报告后,自行组织抢险救援直至29日上午8时未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9月29日11时30分,当地煤矿监察部门接到群众举报:某矿9月28日发生顶板事故,有人员被困。后经问询,矿方承认:28日22时48分,该矿发生一起顶板事故,5人被困。
    煤矿发生事故后,有4人躲避在掘进机附近等待救援,现场救援人员在事故范围内使用单体支柱等加强支护,同时用铁锹等工具小心排渣。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矿山救护队实施救援,井下现场环境影响了救援进程:一是冒落区支护风险高,顶板异常破碎,敲击引起的震动极易造成周边碎石掉落;二是冒落区支护难度大,断面大且冒落区高达7m。经调整救援方案,采用小断面U型钢棚掩护推进的方式进行,U型钢棚上部铺设4根工字钢梁作为前探支护,两帮及顶部挂圆木进行二次支护,后将4名被困人员救出。
    10月2日15时45分,救援人员发现最后2名遇难矿工,在矿山救护队指战员现场指挥下于19时25分将遇难矿工清理出冒落区。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2题为单选题,3~5题为多选题):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三、案例题(本大题为案例问答题,共3个案例题,每个案例20分,共60分。
  • J矿属于省属国有重点煤矿,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120×104t/a,矿井涌水量超过600m3/h。该矿共有职工950人,依照相关规定,J矿为全矿人员缴纳了工伤保险费用;该矿建有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制定并实施了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了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矿长及安全副矿长等经考核合格,特种作业人员经过考核合格,取得了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J矿井田范围内有一条河流过,当雨季时,河水会通过导水裂隙进入到采空区中形成积水。该矿有3层主采煤层,分别为1号、2号和3号煤层,其中1号煤层顶板上覆松散含水层,2号煤层顶板上覆裂隙含水层。该矿在开采3号煤层时,由于开采深度较大,还曾引发奥灰水透水事故,事故处置完后,J矿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水措施,对奥灰水进行了治理。
    2019年12月14日,J矿发生另外一起透水事故。当天,某掘进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发现煤壁有“挂红”“挂汗”等现象,现场工人向当班班长及带班领导进行了汇报,但基于以往经验,班长及带班领导认为其属于正常现象,未停止掘进作业,且该矿对探放水工作不重视,也没有实行先探后掘的规章制度。当施工完当班第二排锚杆支护后,掘进机在切割煤壁时,突然发生透水事故,大量积水涌入掘进空间,冲垮井巷及相关设备,并造成该班组人员6人死亡,15人受困,后经救援,15人得以脱险。
    后经调查,该次透水是由于掘进工作面未严格执行探放水制度,掘透了3号煤层的采空区积水所致;且J煤矿对防治水工作不重视,未探明井田范围内老空区的分布,亦无相关区域掘进地质说明书、探放水设计等原始资料;J煤矿对隐患整改不彻底且安全培训走过场,应急处置能力不足。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矿在开采过程中,已知的矿井水害类型有哪些?
    2.依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该矿为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已经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3.简述该矿安全副矿长安全培训的内容。
    4.简述该矿在以后探放老空水的过程中应落实好的具体措施。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切换科目
切换考试

已购买考试(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