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题库

切换考试

政治

切换

  • 会员包含

  • 全部题量 882题
  • 临考密卷 2套
  • 模拟试卷 3套
  • 试题答疑 不限次数
  • 有效期 12个月
  • 更多特权

¥25.00 立即开通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 > 试卷列表 > 2024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
APP
做题

手机在线做题

2024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
  • 年份:2024年
  • 类型:历年真题
  • 总分:100.00分
  • 时长:180分钟
  • 题量:38
  • 做题人数:3人
题型介绍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新时代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要坚守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坚守好理论创新的“魂”和“根”。中国式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根脉”是()。

    A.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和“天下大同”理想

    C.全人类共同价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基于大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在快速回答提问、创作代码、翻唱经典歌曲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但是,随着技术迭代,人工智能高效地应用于各行各业时,其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比如人工智能生成近似原画的内容、构图,可能侵犯原创作者的知识产权;人工智能技术被恶意使用,可能用来从事制造虚假信息、诈骗等违法活动。守住法律和伦理底线,推动人工智能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关键还在于人们更智慧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更智慧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意味着()。

    A.技术进步要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B.人类活动能够实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C.科技发展是由主观意志决定的客观物质活动

    D.成功的实践是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三、材料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决定,把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既要学会调查,也要擅长研究。“在调查的基础上深化研究,提高调查成果质量,切实把调查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这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提供了重要遵循。
    调查研究要善于抓问题、求答案。调查是全面、客观、准确掌握情况的过程,并不16
    自然产生科学观点,得出正确结论。开展调查研究要做好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的调查,也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调查研究要敢于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直奔问题去”。调查研究的问题从哪里来?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现实问题,维护社会稳定、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短板等重点难点问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重大问题,都是调查研究的题目;工作中易忽视的细节、易梗阻的程序,都可以成为调查研究的问题切入点。习近平总书记每到基层考察调研,总会从贴近民生的细节入手,从最细微的事项问起:走进六盘山区破矮的土坯房舀起一瓢水尝尝水质,向技术人员询问机械的工作原理、购买价格、插秧效率,向出租车司机征询对年节打车难的解决办法,等等,确保“真真实实把情况摸清楚”。早年在福建省工作时,针对福建林农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的状况,习近平抓住“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四个难题深入调研,推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只调查不研究,就提不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只研究不调查,决策难免、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把调查和研究很好统筹起来,调查研究才能成为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成为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基本功。调查研究的关键在实效。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查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查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实践告诉我们,深入一线,“进行解剖麻雀式的调研”,发现问题,举一反三,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这样调查研究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就会大大增强。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6月8日、8月28日、9月5日)
    请回答:
    (1)如何理解“调查是全面、客观、准确掌握情况的过程,并不自然产生科学观
    点、得出正确结论”?
    (2)为什么“解决一个问题”能推动“解决一类问题”?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切换科目
切换考试

已购买考试(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