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介绍
一、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
代表沈从文艺术创作高峰的一部中篇小说是()。
A.《萧萧》
B.《湘西》
C.《边城》
D.《长河》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二、文言文((题目分为若干组,每组题目根据所给材料进行答题。)
-
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来:
举:
治:
从:
西面:
施:
杜:
(2)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
(3)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4)这段文字所列举的秦国四位国君任用客卿建立功业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这段话中使用了哪种性质的论据?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三、现代文阅读((题目分为若干组,每组题目根据所给材料进行答题。)
-
阅读作品片段,然后回答问题:
听他们谈了许多,我心中有点忧郁起来了。这些不辜负自然的人,与自然妥协,对历史毫无担负,活在这无人知道的地方。另外尚有一些人,与自然毫不妥协,想出种种方法来支配自然,违反自然的习惯。同样也那么尽寒暑交替,看日月升降。然而后者却在慢慢改变历史,创造历史。一份新的日月,行将消灭旧的一切。我们用什么方法,就可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一种对“明天”的“惶恐”,且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这些人在娱乐上的狂热,就证明这种狂热能换个方向,就可使他们还配在世界上占据一片土地,活得更愉快更长久一些。不过有什么办法,可以改造这些人的狂热到一件新的竞争方面去,可是个费思索的问题。
(1)概括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2)阅读这段文字后,你认为作者忧郁的原因是什么?
(3)从这段文字看,作者所提到的两类人指的是什么人?他们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四、作文((第1题为微写作,10分;第2题为作文题,50分)
-
(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种子经历与黑暗的抗争,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蛹经历痛苦的蜕变,才能冲破束缚、破茧化蝶。生命的发展,就是不断从一个自己走向另一个自己的过程。这一过程,也许悄然无声,也许轰轰烈烈。
结合上面材料,以《走向另一个自己》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作文,不少于800字。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