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题库

切换考试

高中历史

切换

  • 会员包含

  • 全部题量 600题
  • 临考密卷 2套
  • 模拟试卷 0套
  • 试题答疑 不限次数
  • 有效期 12个月
  • 更多特权

¥25.00 立即开通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资格证 > 试卷列表 >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APP
做题

手机在线做题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 年份:2023年
  • 类型:历年真题
  • 总分:150.00分
  • 时长:90分钟
  • 题量:32
  • 做题人数:0人
题型介绍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 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文中所说“礼”的含义是()。

    A.生活礼节

    B.风俗习惯

    C.政治制度

    D.国家政权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二、简答题(针对相关问题作出简明扼要的回答。
  • 简述宋代理学兴起原因。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三、材料分析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 (一)材料:
    第11条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代表帝国,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外国缔结和约、同盟和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12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15条帝国首相是唯一行政负责人,由皇帝任命。
    第17条签署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皇帝的命令和指示应以帝国名义下达,并须有帝国首相副署,方为有效,后者通过副署而承担责任。
    第18条皇帝任命帝国官吏并有权在必要时解除其职务。
    第63条各邦的各支部队构成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都服从皇帝的命令。
    (摘编自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问题:
    (1)概括上述材料中德意志皇帝拥有的权力。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有哪些进步性和局限性。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四、教学设计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材料二:课文摘录
    文艺复兴
    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乡,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还有机会得到拜占庭帝国保留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典籍。于是,一些对宗教文化传统思想不满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找到了共鸣。他们通过欣赏、阐释古典文化充满人性的美,表达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希望,从而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因为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因而被人们称为文艺复兴运动。实际上,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是在提倡复古,只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虽然信仰宗教,但他们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文艺复兴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薄伽丘是佛罗伦萨人,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是用意大利方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这部书里的很多教士和贵族显现了荒淫伪善的面目,而商人和手工业者却都表现得机智勇敢。通过故事的讲述,作者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还有但丁和皮特拉克,他们和薄伽丘一起被誉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但丁在他的长诗《神曲》中,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是《歌集》。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领域更是群星灿烂,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作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观察,自由发挥,表现了高超的技艺。
    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文学、艺术科学等许多方面,硕果累累,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这是15世纪荷兰画家画的一幅面,画中描绘了修士和修女们在夜宴中纵情声色的情景,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教会的讽刺和嘲弄。
    莎士比亚(1564-1616)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卓越的戏剧家,他创作了《哈姆雷特》等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他借助作品中的人物之口,热情讴歌人的伟大和高贵,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极富个性,充分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
    要求: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切换科目
切换考试

已购买考试(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