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介绍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
学前教育活动中的个体和团体都有自己的需要、愿望和情感,表现出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还拥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都享有法律赋予的社会权利,因此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应充分满足其需要、保障其正当权益。这说明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具备的特点是()。
A.研究内容的广泛性
B.研究对象的主体性
C.研究背景的开放性
D.研究方法的多元性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学前教育在我国是指对______周岁的儿童进行的教育,包括婴儿教育和幼儿教育两个阶段。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三、改错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牛顿说过,如果说他比别人看得远,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一点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创新性。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
简述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贯彻伦理性原则的要求。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
(1)小明所在小组8人,学校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为:90、78、85、87、82、72、68、60,请计算小明组的平均成绩。(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2)学校规定:学生期末总评成绩由卷面成绩、研究性学习成绩、平时成绩三部分组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分别是60%,20%,20%,小明本学期数学学科三部分成绩分别是90分,80分,85分,则小明的期末数学总评成绩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七、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
1920年,约翰华生和他的助手罗莎莉雷纳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行了这个实验,旨在测试人类对事物的恐惧主要是先天的,还是在后天的刺激下形成的。
他们挑选了9个月大的婴儿小艾伯特进行实验。小艾伯特的妈妈并不知道华生要做什么实验,只知道把自己的孩子给他们做实验每天可以得到1美元的报酬。最开始,实验人员把比小艾伯特大几倍的狗、猴子、正在燃烧的报纸、小白鼠、小兔子、面具等放在他面前,他丝毫没有感到害怕。经过恐惧实验,5天之后,小艾伯特对小狗、毛皮大衣、棉花、华生头上的白发以及圣诞老人面具等毛茸茸的东西都表现出恐惧。
问题:根据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分析以上案例遵循或违背了哪些原则,说明其原因。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