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介绍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从实用性的观点解释艺术起源的学说是()。
A.模仿说
B.游戏说
C.巫术说
D.表现说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二、判断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
学前儿童美术是儿童表达情感与进行交流的工具。()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儿童在绘画中喜欢和擅长运用______的表现手法,这和他们的“泛灵论”的思维方式有关。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
自由画教育运动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
分别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美术本身的结构与特点论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0分。
-
你欣赏齐白石先生的中国画《蛙声十里出山泉》(如图),以对话法为基本指导方法,为大班幼儿设计一次美术欣赏活动。 
有一天,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先生家做客,他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一首诗,有意从诗中选取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想请齐白石先生用画去表现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它涉及到艺术上一个深层话题,亦是一个难题。齐白石了解后,据说经过几天的认真思考。可见白石老人已经领悟这不是一般的课题,而是让他去触及艺术领域中的更深层课题,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对这样的考验,白石老人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完成了任务,把“蛙声”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特定现象,通过酣畅的笔墨表现出来。当老舍先生打开齐白石的画看完之后,高兴地拍案叫绝。只见老人用简略的笔墨在一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它们不知道已离开了青蛙妈妈,还活泼地戏水玩耍。
人们可以从那稚嫩的蝌蚪联想到画外的蛙妈妈,因为失去蝌蚪,它们还在大声鸣叫。虽然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都使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白石老人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准确地表现了诗中的内涵,达到了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高境界。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