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介绍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下列关于我国刑法的任务说法正确的是()。
A.禁止犯罪
B.保护法益
C.预防犯罪
D.惩罚犯罪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关于刑法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严厉性
B.补充性
C.保护范围的广泛性
D.保护范围的不完整性
E.对其他部门法的保障性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
对于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如果在缓期执行期间抗拒改造,就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
刑法的空间效力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
我国刑法中的一般累犯的成立条件。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
试论述单位犯罪及单位刑事责任的特征。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
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2015年陈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17年刑满释放后,某日到某商场金店,见其柜台里存放有一条重14.09克,价值人民币4103元的金项链,与自己原有的一条假金项链的式样完全相同,遂产生以假换真的邪念。她随后到家中取出假的金项链带在身上。然后返回该柜台,向售货员谎称购买金项链,要售货员将金项链拿出供其挑选。陈某在“挑选”过程中,趁售货员不备,用假项链换了上述的真项链,然后借口不买了,离开了现场数日后,当陈某再次到金店准备以同样手段调换项链时被发现,并被当场抓获。对于陈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处罚?为什么?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